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质量分析政治质量分析高二上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 正文

高二上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

[07-25 13:50:19]   来源:http://www.t6t5.com  政治质量分析   阅读:8817
概要:来源: 极品资源 一、命题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要求,试题内容尽可能覆盖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项要求;利用学生生活资源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试题形式上较新;试题力求在全面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阶段教学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打下基础。二、卷面统计分析1.试卷结构: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期末调研考试试卷主要考查范围是文化生活和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选修2—经济学常识。试卷由第Ⅰ卷「内容来于 www.t6t5.com」和第Ⅱ卷组
高二上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标签:政治质量分析范文,http://www.t6t5.com
来源: 极品资源

一、命题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要求,试题内容尽可能覆盖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项要求;利用学生生活资源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试题形式上较新;试题力求在全面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阶段教学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打下基础。二、卷面统计分析1.试卷结构: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期末调研考试试卷主要考查范围是文化生活和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选修2—经济学常识。试卷由第Ⅰ卷「内容来于 www.t6t5.com」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共26题,分值为58分。第Ⅱ卷的题型为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综合探究题共五题,分值为62分。试卷中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文化生活(题序:1—10、21、22、23、29、30、31),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选修2—经济学常识(题序:11—20、24、25、26、27、28)。2.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卷面各题型得分情况及分析(见表)表: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难度 第Ⅰ卷 40.2 48 18 0.68 第Ⅱ卷 28.6 43 12 0.45 全卷 68.8 96 28 0.57 来源: 极品资源
     www.t6t5.com 来源: 极品资源 注:本分析数据取样于江都市邵伯中学(1)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从正确率来看,第2、3、4、6、7、9、13、15题,正确率高达95%;第8、10、20、21、23等题,达到80%左右;双项选择题错误率较高,第24、25等题,平均得分只有1分左右。学生的错误主要有这几种情况:1)不能排除错误选项:例如第26题,错误原因主要是错选 C选项,其实C是错误的选项。第11题的许多学生错选了A选项,“国家是用强制力量为全社会谋福利的”,该选项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是错误选项,不能做到明确排除。这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对政治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缺乏深入细致、准确灵活的把握,因此教学仍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2)对题干所传递的信息不理解:第20题「内容来于 www.t6t5.com」错误主要是一些学生对材料中的英国内阁的组成这个信息审查不力。这反映出学生用于阅读并思考题干的时间不充分。3)选择题做题的方法没有很好掌握。尤其表现在审题上。这反映出学生的答题的方法和技巧仍需训练。(2)第Ⅱ卷各题的答题情况    第27题失分的原因是,(1)不清楚美国的权力运行的规则(2)三权分立的利弊分析不全面,特别是许多学生对三权分立的弊端没有分析(3)民主集中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概念混淆。     第28题存在的问题是,(1)关于国际组织的分类类型不清、分类范围不明(2)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但很多同学的答案是离开材料进行分析的,审题不清,在主观性试题答题技巧上需要加强训练。辨析题第29题失分的原因是,(1)民族精神的内涵分析不全(2)语言表达不准确(3)层次不明,得分率不高,全市均分约为3-4分。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辨析题的答法以及程序都有一定的欠缺。尤其是对题目材料的把握和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都有很大的问题。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不能有效结合教材知识,失分较多。30题存在的问题是,(1)审题时不能「内容来于 www.t6t5.com」联系教材,不懂得理在书中,泛泛而谈的多。不能根据问题进行恰当的表述。(2)有的同学表现为对知识的概括能力不足和知识的综合能力不够的缺陷。31题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对第一问中的材料“注”的分析比较好,图表的分析不全面,缺乏辩证思维能力,调查步骤的分析得分较高,但分析步骤不全。(2)第二问,题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有不少同学是从党的角度分析,看上去像是一条政治生活的问题,可见学生审题不清。(3)第三问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学生建议的主体不全,仅从青少年或国家而没有从网络文化的创作者、传播者的角度分析。可见研究性学习的题目,部分学生考前缺乏针对训练。三、下阶段教学建议

[1] [2]  下一页


Tag:政治质量分析政治质量分析范文质量分析 - 政治质量分析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高二上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