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教育范文说课稿35《杨靖宇将军》说课稿 说课稿专题» 正文

35《杨靖宇将军》说课稿 说课稿专题

[10-11 00:59:00]   来源:http://www.t6t5.com  说课稿   阅读:8725
概要:www.t6t5.com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版的第35课。这是一篇歌颂革命英雄的文章。文字质朴,却感人至深。课文描写了杨靖宇将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率领将士们坚持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事迹,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 这是篇描述性的文章,通篇并没有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但读来依然富有感染力,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课文的背景材料是这样的:在“9.18”事变之后,东北三省沦陷了,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关内的一些志愿者去参加战斗,组成了抗日联军,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杨靖宇(河南人)是当时抗日联军的领袖,在长白山、松花扛一带带
35《杨靖宇将军》说课稿 说课稿专题,标签:说课稿范文,http://www.t6t5.com
www.t6t5.com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版的第35课。这是一篇歌颂革命英雄的文章。文字质朴,却感人至深。课文描写了杨靖宇将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率领将士们坚持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事迹,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 这是篇描述性的文章,通篇并没有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但读来依然富有感染力,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课文的背景材料是这样的:在“9.18”事变之后,东北三省沦陷了,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关内的一些志愿者去参加战斗,组成了抗日联军,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杨靖宇(河南人)是当时抗日联军的领袖,在长白山、松花扛一带带领将士长期转战,偷袭敌人,后来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包围,最后倒在敌人的枪弹之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生字,理解文中“殊死拼杀”、“闻风丧胆”、“寡不敌众”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能边读边思,提出疑问,并尝试在阅读中解疑。

2、能联系文本情境,展开联想,进行语言实践,感悟英雄的光辉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本阅读,感受杨靖宇将军誓死为国、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杨靖宇将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感受他誓死卫国、不惜献身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品词品句,体会杨靖宇将军英勇顽强的精神。

 

二、教学对象分析

今年正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新闻媒体有着许多的相关信息和报道,学校也开展了寻访“红色之旅”德育系列活动。这些都为学生感知英雄,了解英雄作了铺垫。杨靖宇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差甚远,课前提供了杨靖宇的网站,让学生上网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我还想方设法找来了《抗日烽火》历史资料片让学生观看。这一切为学生感悟杨靖宇的光辉形象作了准备。

根据二期课改的新课程标准,落实新教材的上课理念,注重提高人文素养,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母语学习的任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本课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提问”,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文本,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主动学习相互交往的合作的空间中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生通过平时语文课的指导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与说话能力。这些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教学策略及设计: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当今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最终目就个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新理念的教育教学活动,造就出数以千万计的会学习、敢于创新、富有亲和力、会享受生活的一代新人。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新课该所倡导的核心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认真预习、自我发问、自主解疑”是培育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有效方式。预习是学好语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有所了解,促使新旧知识同化,发现疑点难点,以便上新课时有的放矢地学习。自我发问、自提问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告诉我,会提问题的同学往往是会学习的人。自主解疑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体现。课一开始,引入后人赞扬杨靖宇将军的一句话,让学生提问。在此基础上,展开课文的学习,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

当然,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完全放任学生,老师就无事可做了。教师是引领者、合作者、欣赏者。比如预习前,老师要为他们列预习提纲;自我发问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问在点子上;自我解疑时,老师更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帮助学生真正搞懂每一个问题,以便日后举一反三。

[1] [2]  下一页


Tag:说课稿说课稿范文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35《杨靖宇将军》说课稿 说课稿专题》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