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教育范文讲话稿中学国旗下讲话: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正文

中学国旗下讲话: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10-11 00:59:00]   来源:http://www.t6t5.com  讲话稿   阅读:8537
概要:欢迎使用www.t6t5.com 金蛇狂舞辞旧岁,骏马奔腾迎新春!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吉祥安康!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过去的一年是我校业绩优良,社会声誉稳步上升的一年,也是锐意改革的一年,成果丰硕的一年。我校为造就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开展了“与名教师零距离”系列活动和校内“优秀教师开课研讨活动”;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虞万军等24位老师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奖项;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鲍成、王一帆等43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奖项;我校2006年中考、高考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
中学国旗下讲话:崇文、融和、创新、致远,标签:讲话稿范文,http://www.t6t5.com
欢迎使用www.t6t5.com


  金蛇狂舞辞旧岁,骏马奔腾迎新春!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吉祥安康!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过去的一年是我校业绩优良,社会声誉稳步上升的一年,也是锐意改革的一年,成果丰硕的一年。我校为造就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开展了“与名教师零距离”系列活动和校内“优秀教师开课研讨活动”;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虞万军等24位老师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奖项;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鲍成、王一帆等43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奖项;我校2006年中考、高考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6届初三学生,在当年入学无一人达到立达、草桥分数线的情况下,勇创佳绩,实验班班均分达到582分,超过了很多名牌学校。我校实验班28名同学中,周赟玥同学以634分考入苏州中学国际班;王一帆,以625分的成绩被苏州中学双语班录取;杨成昊以总分624分的成绩考入苏州实验中学省招班。还有一批同学被木渎中学省招班、新区一中省招班以及其它四星级学校录取。我校2006届高三同学,入学分数600分以上的同学,高考达线率近70%,达一批资格填报线的人数(不含体艺类)占入学分数570分以上的同学71%,超过三星级学校,一大批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我校申报的省级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申报的“十一五” 课题被列为苏州市教育综合研究类重点课题;随着学校的发展,新草桥正尝试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2006年10月20日,苏州新草桥中学与新西兰ACG教育集团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我们的辛勤的全体师生员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
  新草桥的发展也是苏州的进步。最近,苏州的各大媒体都在宣传苏州城市精神。下面我来谈一谈“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的苏州城市精神。
  我们先来看“崇文”二字。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名副其实的人文荟萃之地。自唐至清一千三百年间,苏州就出了四十五名状元。苏州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及苏州人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传统从古代一直沿袭至今。现代苏州更是涌现了百余名两院院士,最终形成了苏州特有的“状元群”、“院士群”现象,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尚文崇教乡风民俗的养成。
  我们再来看“融和”二字。它指的是博采众长、协调发展。苏州所要宣示的是开放与包容并存的理念以及和谐的发展追求。同时,融和还体现了继承和创造,既把苏州人2500年儒学思想、人文特色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又体现了一种动态追求,借鉴吸收一切先进文化所创造的有益成果,并在继承和吸纳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发扬光大。
  接着我们来看“创新”二字。苏州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堪称奇迹。而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就是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敢于植根于现实,踏出一条条符合当地实际、大发展大变革的创新之路。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凭一股“四千四万”精神,叩开了工业时代的大门;经济国际化阶段,苏州摸索出了一条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在全面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苏州在生动实践“三创”精神的同时,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使苏州发展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最后我们来看“致远”二字。受吴地文化的影响,苏州一直在探寻和追求“宁静致远、内敛不张扬”的境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成为了苏州人和苏州城市永恒的价值目标。在当前实践“两个率先”的进程中,需要各种生活要素、生产因素和环境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更需要我们发扬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抢抓机遇,争先发展,“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都是致远精神不同形态的反映。同时,这种“不露也锋芒”、有深度的闯劲、韧劲也是苏州人一贯的追求风格。

[1] [2]  下一页


Tag:讲话稿讲话稿范文教育范文 - 讲话稿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中学国旗下讲话: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