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精品-
一,工作思路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化学必修1》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一个模块.本册教材通过《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四个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规律总结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定性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能,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反应速率的简单介绍,为选修四打基础;掌握简单常见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等有机物的性质及用途,为选修五打基础;通过对一系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化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目标:
完成必修2教学内容,实现模块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熟悉高考化学的题型和命题趋势,尽快提高教学基本功.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 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 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具体措施
(一)过程管理
结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对学生要进行过程管理强化,包括:学生课上表现(听讲,回答问题,学习笔记,分组讨论,纪律情况),课下作业,随堂检测,学生实验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等方面.
(二)重点生的管理
1,尖子生
做好尖子生选拔,培养工作.高一要以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化学科优秀,各科均衡的学生为选拔对象,广泛培养,建立优秀学生的学习档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周加一张综合训练习题,必须全批全改,利用课外时间及时谈话和指导.做好化学竞赛的辅导工作.
2,边缘生
了解边缘学生(及格线附近)的情况,上课多关注,作业批改后要尽可能面批,及时督促和检查.
3,后进生
从遵守课堂纪律开始要求,课上可提问简单问题,实验课加强指导,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温暖.安排专人给他们留适当基础检测,经常关注他们.
(三)备课
1,备课
提前收集整理备课资料,包括教材分析,参考教案,课件等,结合教学大纲和模块要求,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各抒己见,确定本节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典型例题,授课方式,掌握程度以及是否拓展和补充相关内容等,组织学案,习题和作业,电脑课件.
2,编写教案
除原有格式内容外,及时整理教学反思,并作反馈.
3,作业和检测
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交流作业中的易错点,讨论优化解题思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每班学生预备三本,即:笔记本,作业本,助学稿,强化重点知识和方法.
(四)上课和听课
1,上课
研究新授课,习题课,章节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 每种课都要精心设计问题.新授课要引领学生理解,掌握原理和概念;习题课要引导学生经过练习和思考讨论,对概念和原理加深理解,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复习课要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重要知识点,在课「
www.t6t5.com 无处不在的精品- 本文转自 www.t6t5.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通过习题归纳规律,强化非智力因素(信心,细心,方法)在答题中的重要性.
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按要点答题,当堂做巩固练习,还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2,听课
认真记好听课笔记,课后总结听课收获和心得,与自己的课进行对比,学习长处发现不足,及时完善.
(五)实验教学
根据新课程模块要求,尽可能采用边讲边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了解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高一课本必修1要求至少安排9个学生分组实验,相对旧教材加大了学生实验的比例,把实验教学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教师.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时及时观察记录,做好归纳和总结.
四,课时计划
本学期共20周,其中有两周安排期中,期末考试,十一放假一周不计,教学时间为17周,68课时.学期末根据学校安排一周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