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时尚的概念蛮复杂,蛮深奥吧!从学术角度看,“时尚”就有着某种自相矛盾的悖谬性质,它自我消解,自我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抗拒定义。不愿与大众为伍,却正显示出对大众的高度重视;它的创新,却往往表现为怀旧、复古,所以,不是“新奇”,而是“与众不同”才是“时尚”的追求;“时尚”的炫耀性常常以“低调的奢华”为目标。如此等等,说明“时尚”有着复杂的内涵。这就是提示语中所说的: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歇地互动。这也就是“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沉淀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因而,提示语中的复杂信息,需要认真分析、提炼。并且以题目为准,作出自己的判断。
3、需深思的“品味”
此题与2007年的“怀想天空”构思相似,同为动宾短语结构。作文 时,对“品味”的理解也很重要。“品味”是中国文化中的味觉隐喻,表示的是鉴赏、评价、判断之意。以“品味”搭配“时尚”,可以把“时尚”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来理解,也可以选取某种“时尚”的观念、精神、生活、事物作文 。但是,应当注意,由于“品味”偏于“出乎其外”的鉴赏,所以,其对象主要是已经成为“时尚”的事物。感受、追求、遭遇、沉迷、创造、实践……这些关系到“过程”的,都只能作为背景略写,而重心应当落在“品味”上。
所以,此题容易造成立意的平庸化。因为,“品味”的结果是价值判断,无非是“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之类的结论。在二元的价值判断之上,至多加上“辩证”,“既……,又……”,就难以写出深刻的见解。如果能够注意不要亟亟于判断,而是把“入乎其中”的“品味”的过程写得细致、深入,则可以使文章言之有物。
在对“时尚”内涵能够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作文 于“品味”之中体现出来的感受力、分析力,特别是价值判断力的高下,是文章立意高下的关键。
由于“品味”主要是一种对于感受的回味和判断,所以,这个题目,容易写议论文,难于写记叙文。动宾结构的命题,如果引入因果关系链条,正好可以作为叙事文的情节核心,也正构成了说理文章的内在逻辑。“品味”与“时尚”的搭配,则不容易构成这样的关系,“品味”的对象是“时尚”,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客观和审视,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品味”主要用作审美判断。这样,缺席的“主体”,与“时尚”这个“客体”之间,就缺少因果逻辑的关联,写作记叙类文体比较难以措手。
当然,对于能够“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高手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难题。我们要说的是,由于“品味”的明确要求,使写作优秀记叙文的难度提到了很高。在记叙文中,能否把“品味”融入到关于“时尚”的叙事之中,是文章能否写好的关键,需要高度的才华和智慧,才能够完成这样的转换。好文章都是在向“不可能”的挑战中完成的。但是,请注意,由于“品味”的限制,容易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也发议论,这样,就会形成文体的错杂。这是文章的大忌。
总之,对“时尚”内涵的复杂性有所思考,是文章成功的关键;选择具体的“时尚”事物是否可以准确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选材的“落实”是否具有特别性,对具体“时尚”的内容、形式,对“品味”的“眼光”,“品味”者本身的“品位”,“品味”的方式、方法等,都可以深入思索,写出“味道”,写出“品格”,在“品味”对象的同时,也“品味”自己的“品味”……如此等等,就可以开拓心胸,调动情性,发挥才华,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
(www.t6t5.com) 免费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