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大督导和督查力度,向教学常规要质量。为了强化学校管理,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我局组织了由督导室人员为主的学校工作日常管理督导团、由县教研室人员为主的教学教研督导团和纪检组人员为主的校园安全和财务审计督导团,每期进行两次集中督导,平时不定时督导,对检查结果通报全县,起到了激励和推动工作的目的。
(五)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1.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20XX年春季学期,我局以“双整”活动为抓手,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争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2.面向全县教育系统从众多出色的教师中竞聘、选拔了两位教研室副主任,现已全部到任,充实了管理队伍。中小学正、副校长竞争上岗,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精简了超编人员,充实了一线力量。 20XX年2月7日,在全县公开选拔了40位小学校长。16位中心小学校长全部异地交流,其余充实到薄弱学校,加强了校长队伍建设。5月1日,教体局由局党组成员、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和初中校长组成面试评委,分别对全县45岁以下的31名初中副校长和17名中心校副校长进行了面试,随即对进入前十名的初中副校长和前六名的中心校副校长进行了考核,建立了教育系统干部人才储备库,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5月13日,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情况,按照注重业绩、注重一线干部选拔、注重群众公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原则,调整了中心校校长和初中校长。初中校长全部异地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初中校长平均年龄43.5岁,调整后平均年龄41.9岁;原中心校校长平均年龄49.4岁,调整后平均年龄43.7岁。
结合目前汝南县学校布局调整及资源整合现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规定,为推进我县教育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进程,近期内教体局将让现有中心校副校长、初中副校长年龄超过50周岁人员退居二线。同时对全县空缺的9个初中副校长职位和19个中心校副校长职位严格按照《汝南县初中及中心校副校长选聘方案》进行选聘。
20XX年汝南高中、汝南二高分流至县直及汝宁教职工37名(一高25名、二高12名),老君庙高中分流至城镇职教中心和县直初中教职工38名,高中总计分流75名教师。20XX年7月,报请县政府批准,计划招聘高中教师75名,职教中心教师20名,初中教师10名,小学教师65名,其中招聘的75名高中教师(引进优秀普通高中在职教师25名,招聘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及进入211工程院校的普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50名)。现已公告。
新学期将把一部分不称职的高中教师和超编职工充实到初中;把不适应初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小学。实行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了汝南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高中教育交流平台,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破了多年来各高中各自为战、互不交流的局面。
(六) 四是调整布局、整合资源、创建窗口、引领示范
按照 “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人口增长趋势,科学调整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布局。20XX年整合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52所,20XX年计划整合农村小学46所,保留成建制小学152所。每个乡镇打造一所高标准、成规模的寄宿制小学。20XX年5月13日,召开了汝南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会议,全县资源整合工作全面展开,撤并初中13所,保留初中22所。使教育资源更为集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促进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二高搬迁后,将县三中、汝宁一中、汝宁二中、古塔中学合并迁入原二高校址,更名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原汝宁二中与回小合并,建成汝南第一小学;原古塔中学建成汝南第二小学;原汝南三中作为汝南三小分校;原汝宁一中建成汝南第二幼儿园;其它撤并初中建成农村寄宿制小学。把城区4所初中(县一中、县二中、清华园学校和双语初中)和农村6所中心乡镇初中打造成示范性初中,既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 www.t6t5.com
Tag: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模板,工作总结怎么写,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