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引出昼夜,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大部分推测假设:
1.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作出假设,暴露学生的初始想法:画示意图(注意事项:标出地球、太阳的名称,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
2.收集学生的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过渡: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
(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难在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先让学生自己想象画图、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大部分模拟实验:
1.出示实验器材,明白用途。
(1)把乒乓球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呢?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
(2)用彩色笔在乒乓球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
怎样才能让红星处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
2、小黑板出示实验要求:
(1)作标记:在乒乓球上画红星。
(2)实验中乒乓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
(3)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
(4)完成实验记录表,作解释。
昼夜交替实验记录表
实验情况
能否解释昼夜交替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
3、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
过渡:各小组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
文章 来源www.t6t5.comwww.t6t5.com 文章 来源www.t6t5.com
(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